近日,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普外科特聘主任董岿然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国产单孔机器人辅助全腔镜下盆腔及膈下肿瘤切除术。
腹腔镜对儿童盆腔及膈下等腹腔深部肿瘤切除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机器人腔镜系统,传统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对单一部位的肿瘤切除时,穿刺器放置点的要求较高,且对较大范围的操作有局限性,很难同时对腹腔上下多个病灶进行切除;相比之下,术锐单孔机器人凭借其革新性的设计,精简了穿刺器入路,儿童可以从脐部单孔进入腹腔镜及器械进行手术操作,不仅减少了患者创伤,还能够通过调整单孔腹腔镜、器械进入腹腔的方向在腹腔任何部位进行手术,展现出其独特的卓越性能。
患儿,女,14岁,术前诊断为:右侧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术后多发种植转移(盆腔及膈下)。经过董岿然教授团队的细致评估,决定采用术锐单孔机器人同时对盆腔及膈肌下肿瘤进行手术。
董岿然教授操作单孔手术机器人,通过直径仅为2.5cm的鞘管置入三支蛇形手术器械和一支内窥镜,首先对盆腔肿瘤手术:调整腹腔镜、器械进入腹腔的方向(朝向盆腔)通过主从控制充分暴露手术区域,随后控制蛇形手术器械精细游离肿物与腹壁、直肠、子宫黏连并凝闭肿物供应血管,完整切除盆腔肿物;调整腹腔镜、器械进入腹腔的方向(朝向膈肌),向下轻压肝脏膈面,充分暴露右膈肌下肿物,蛇形手术器械精细游离肿物与膈肌黏连并凝闭肿物供应血管,完整切除膈肌下肿物;肿物装取物袋后取出。整个过程在不增加穿刺孔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且患者脐部切口2.5cm左右。
董岿然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手术,指出单孔机器人对腹腔多部位同时手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无需考虑穿刺器的布局,只需要调整单孔腹腔镜的方向就能对不同部位病变进行手术,且为单一微创小切口,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创伤与恢复周期,是技术创新带来临床实践变革的典范。此例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在闽西南儿童肿瘤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腹腔多发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未来,医院将继续探索单孔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效率,减少患儿创伤,加速康复进程,同时,也将不断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引领闽西南乃至全省儿童肿瘤外科行业向更加精准、微创的治疗方向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 已 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的上市批准(注册证号:国械注准20233010833), 用于泌尿外科及妇科 腹腔镜手术操作 。医生若希望学习术锐 ®机器人的手术操作,请联系北京术锐 机器人股份 有限公司,参加术锐的官方培训计划。患者若想参加术锐 ®机器人的注册临床试验,请联系术锐官方合作医院,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适合术锐®机器人的手术。医生和患者应仔细了解有关术锐®机器人执行手术及其可能风险的所有信息。
术锐®、SHURUI®等是北京术锐 机器人股份 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使用。